太空日記:米飯面條加熱完后就忘吃了
9月15日22時04分
天宮二號飛入太空,。
10月17日7時49分
神舟十一號進入預定軌道。
10月19日3時31分
神舟十一號與天宮二號成功對接,。
10月19日6時32分
航天員景海鵬、陳冬先后進入天宮二號,。
19日凌晨,,距離地面393公里的太空中,已經(jīng)獨自飛行了30多天的天宮二號終于等到了來自祖國的親人——航天員景海鵬,、陳冬搭乘神舟十一號飛船如約而至,。
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指揮大廳內(nèi),工作人員緊張有序地忙碌著,,高達數(shù)米的巨幅屏幕實時顯示著神舟十一號與天宮二號的狀態(tài)信息,。
3000米、2000米,、1000米……17日清晨自酒泉發(fā)射升空的神舟十一號,,飛行40多個小時,,歷經(jīng)5次軌道控制,,從萬里之外追尋而來,與天宮二號的距離近了,,又近了,。
“神舟十一號報告,儀表顯示,,進入400米停泊,。”飛控大廳里,航天員景海鵬的聲音清晰傳來,。
這一刻,,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員已經(jīng)等了2年時間。任務準備期間,,他們擬制了100多套飛控實施方案,,攻克5項關(guān)鍵飛控技術(shù)難題,梳理制定1000多個各類故障預案,,為這次飛行任務順利執(zhí)行奠定了堅實基礎(chǔ),。
“飛船轉(zhuǎn)120米接近”“飛船轉(zhuǎn)30米保持”……飛控大廳里每一條洪亮的調(diào)度口令,,大屏幕上神舟十一號每一次向天宮二號靠近,都牽動著中心總體室副主任鄒雪梅的心,。
為確保自主導引段的順利執(zhí)行,,鄒雪梅帶領(lǐng)中心總體崗位科技人員制定了近百個應急預案,充分考慮了可能發(fā)生的各種風險及應對措施,。每次任務,,隨著時間的推進,他們會把一條條已經(jīng)走過的應急預案劃掉,。“應急預案劃掉的越多,,代表著我們離最后的勝利就越近。”鄒雪梅說,。
近了,,又近了……神舟十一號傳回畫面中,天宮二號上的十字靶標牢牢鎖定在瞄準器中心,。隨著畫面輕輕晃動,,它們相擁到了一起。
對接接觸,,進入捕獲鎖緊程序,,對接環(huán)鎖緊。原本同時顯示在飛行軌跡上的兩個名字,,被“組合體”取代,。
3時31分,對接成功,,飛控大廳里響起一陣熱烈掌聲,。
6時24分,在萬眾期待的目光中,,實驗艙前艙門被順利打開,。航天員景海鵬、陳冬相繼進駐天宮二號,。在屬于中國人自己的太空家園里,,他們將在地面科技人員的協(xié)同支持下,進行為期30天的太空生活,。
對接難點
從打固定靶到打運動靶
“天宮二號和神舟十一號交會對接的軌道高度為393公里,,比前幾次高了50公里。”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副總工程師孫軍說,,這個高度與未來空間站的軌道高度基本相同,,大氣阻力更小,對航天器的衰減作用更小,,能夠降低維持航天器長期在軌運行的資源消耗,。
軌道高度的變化,,只是這次飛行任務為空間站建設(shè)所進行的驗證之一。
空間站將來建成后,,個頭大,、噸位大,調(diào)整軌道姿態(tài)需要耗費大量燃料,。這決定了今后的交會對接,,不能再像以往那樣先讓“天宮”主動調(diào)整位置,然后發(fā)射飛船,,而是先要準確預報空間站的位置,,再讓飛船去追它。
“打個比方,,以前是打固定靶,,現(xiàn)在是打運動靶。這要求能對空間站運行軌道進行長時間的精確預報,。”孫軍說,。
對接神器
神器助力“神天”對接
神舟九號、神舟十號分別在2012年6月,、2013年6月搭載航天員,,各與天宮一號進行過兩次交會對接。天宮二號和神舟十一號交會對接的軌道高度為393公里,,比前幾次高了50公里,。那么,為了這次交會對接順利進行,,神舟十一號與天宮二號做了哪些改進,? 搭載了一些什么樣的“神器”呢?
神器一 光學成像敏感器
空間飛行器交會對接是航天領(lǐng)域公認的技術(shù)難關(guān),,難度大,、風險高,。
神舟十一號交會對接光學成像敏感器主任設(shè)計師龔德鑄說,,太空中陽光照射強度是地球上的三到五倍,很容易“亮瞎”飛行器的“雙眼”,,就像開車時被對面來車晃了大燈,,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恢復視力,因此以往交會對接要選擇光線合適的時機進行,。
這次飛行任務中,,工程技術(shù)人員總結(jié)前幾次交會對接的經(jīng)驗,對用于導航的敏感器進行了升級換代,。孫軍說,,與上一代產(chǎn)品相比,,升級后的敏感器太陽雜光抑制能力、識別目標敏感度均大幅提升,,即便是在光照強烈,、光線條件復雜的陽照區(qū)也能快速準確地捕獲目標,使神舟十一號飛船與天宮二號具備了全天候交會對接能力,。
神器二 微波雷達系統(tǒng)
參與這次任務的交會對接微波雷達系統(tǒng)包括微波雷達和微波應答機,。其中,天宮二號上的微波應答機為第二代新研產(chǎn)品,,結(jié)合后續(xù)任務需求進行了小型化改進,,比第一代產(chǎn)品更好用、更可靠,,同時增加了通信功能,,實現(xiàn)了測量通信一體化。
據(jù)介紹,,微波應答機第二代產(chǎn)品體積,、重量減小至原來的一半,功耗降低至原來的60%,,實現(xiàn)了完美“瘦身”,。采用的軟件加固方法為產(chǎn)品搭建了一套“自我修復系統(tǒng)”,在應對空間高能粒子沖擊時,,能夠及時識別損傷并快速恢復產(chǎn)品正常功能,,極大提高了產(chǎn)品的長期可靠性,可適應空間站長時服役要求,。
太空日記
?。?0月19日)
“米飯面條加熱完后就忘吃了”
今天是神十一飛行乘組在組合體的第一天,我是景海鵬?,F(xiàn)在是晚上十點零五分,,我們的工作還沒有結(jié)束。
聽說大家很關(guān)心我們的生活,,網(wǎng)友“兔兔平安”問我們睡覺,、吃飯的情況。工作比較飽滿,,現(xiàn)在特別想睡覺,。早飯和午飯是合并吃的,因為前期在對接,,進入組合體,,工作比較忙,所以沒有時間吃飯。我們準備晚飯好好吃一頓,。早飯和午飯主要吃的是一些即食食品,,零食吃得比較多,主食吃得比較少,。米飯面條加熱完后就忘吃了,,我們準備晚上補上。
這次是我第三次上天,,已經(jīng)兩次進入“天宮”,。天宮一號比較舒服,天宮二號更舒服,,布局,、裝修、顏色搭配都非常好,。
提到家人,,想起我在媒體見面會上就說過,今天也和陳冬有交流,,軍功章必須有家人的一半,。
此時此刻,我和陳冬在天宮二號非常想念大家,。我想對航天員大隊的戰(zhàn)友們說,,十八年以來,我們同在一個桌上吃飯,,同在一間教室上課,,同在一個球場打球。十八年來,,我們一起工作,,一起生活,一起訓練,,一起追求夢想,,我們親如一家。我知道今天大隊的戰(zhàn)友們都在為我們站崗,、加油,、值班,向大隊的全體戰(zhàn)友敬禮,!
俄羅斯航天集團載人航天計劃執(zhí)行主任謝爾蓋·克里卡廖夫:我相信,,俄羅斯宇航員和中國航天員將來一定會進入彼此的載人航天器內(nèi),一同在太空飛翔,,俄羅斯航天集團愿意為此而盡力。祝愿中國航天員此次太空飛行成功,希望不久后我們能在地面和太空中相見,!
歐洲航天局載人航天項目主任托馬斯·瑞特:歐洲航天局有可能與中國展開合作,,目前歐洲航天員中心的一些同事已經(jīng)開始了中文培訓。
德國航空航天中心中德太空合作項目負責人布朗博士:天宮二號項目為未來的國際空間合作提供了新契機,,德國宇航界希望中國空間站能如期建成,,屆時它將成為能進行太空環(huán)境下研究的唯一場所。
美國海軍軍事學院教授瓊·約翰遜-弗雷澤:2022年中國空間站將成為事實上的“國際空間站”,,世界其他國家都準備跟中國合作建設(shè)空間站,,歐洲人為此已開始學中文。如果美國不馬上改變政策,、與中國在太空開展合作,,那么就會失去對中國未來航天計劃的影響力。
本版文圖除署名外均據(jù)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