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博設立省內文博行業(yè)第一家國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11月20日訊(全媒體記者 任波 通訊員 陳溪流 李葉)11月20日,,“湖南博物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授牌儀式暨首批博士后進站開題報告會”在湖南博物院進行,,這也是湖南省文博行業(yè)設立的首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2022年10月,經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全國博士后管理委員會批準,,湖南博物院成功獲批了湖南省內文博行業(yè)第一家國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主要研究方向為馬王堆漢墓文物研究、文物考古研究,、美術史研究,、陳列展覽策劃研究、博物館陳列藝術設計,、文化遺產保護等,。2023年,湖南博物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共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員3名,,均為中國史專業(yè),,分別與湖南大學岳麓書院中國史博士后流動站、湖南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中國史博士后流動站聯(lián)合培養(yǎng),。
2022年,,湖南博物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獲批設立。作為湖南省內文博行業(yè)第一家,、全國博物館系統(tǒng)第四家博士后工作站,,湖南博物院的研究型建設獲得強大的人才支撐和科技支撐,。在2023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主場城市活動開幕式上,國家文物局公布文物事業(yè)高質量發(fā)展推介案例名單,,湖南博物院“建設研究型博物館激發(fā)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活力”獲評入圍案例,。
湖南博物院黨委副書記陳敘良表示,湖南博物院將以博士后工作站為重要平臺,,多渠道拓寬博士后引進路徑,,精準高效聚集優(yōu)秀博士后,打造學科覆蓋面廣,、專業(yè)涉及面寬的博士后工作體系,;繼續(xù)加強與高校流動站的合作,并通過院內外合作導師的雙重指導,,更好地推動科技成果轉化,,聚焦“三個一批”工作目標:一是培養(yǎng)一批高層次特別是創(chuàng)新型人才,二是開展一批具有理論或技術創(chuàng)新性的研究項目,,三是取得一批解決文博領域熱點問題,、卡脖子問題的研究成果,確保湖南博物院的科研實力,、學術水平處于國內文博單位前列,,為推動湖南博物院創(chuàng)建“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博物館”,、打造24小時不打烊博物館,、建設全國最好的數字博物館提供人才保障和科研支撐,讓博物館賦能城市美好生活,、推動經濟社會發(fā)展,,為文化強省建設注入強大、持久,、深遠的文化力量,。
>>我要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