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藍染技藝因她而時尚精致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9月10日訊(全媒體記者 朱華)談到“非遺”技藝,很多人就會產生一種“古老有味道但又有距離不實用”的印象,。而在望城區(qū)靖港古鎮(zhèn),,有一個年輕的非遺傳人用文化創(chuàng)意為古法藍染技藝插上時尚精致的翅膀,,讓“非遺”火了起來。今天,,望城區(qū)蠟染扎染傳統服裝印染技藝傳習所在這里掛牌,,向更多人免費傳播非遺技藝,、展示非遺魅力。
百余種藍染制品各美其美
望城區(qū)蠟染扎染傳統服裝印染技藝傳習所位于靖港鎮(zhèn)洛春脂意藍染藝術館,。一走進館內,就如同墜入了一片藍色海洋,,藍染的衣裙,、藍染的挎包、絲巾,、鞋襪甚至還有藍染的布娃娃,、筆記本、筆袋,、雨傘,、掛鐘……林林總總的,品類多達50余種,,款式更是數百種,,關鍵還沒有一款重樣的,,讓人目不暇接、愛不釋手,。
“藍染包括蠟染和扎染,,可以任憑制作者的心意和想象來創(chuàng)作,所以每一款都不同,,走出去絕對不撞衫,。”非遺傳人,、85后姑娘馮燦就是館主,,身穿一襲藍色旗袍款款走來,一下子吸引了好幾位女士上前詢問,,她身上的衣服賣不賣,。
“沒想到藍染也可以這么時尚、實用,?!睅е蝗簩W生前來古鎮(zhèn)寫生的美術老師李女士,挪不開步子了,。她表示,,走過很多景區(qū),紀念品同質化還質量不高,,這里的非遺文創(chuàng)產品激起了她的購買欲,。
讓更多人愛上扎染技藝
館外設置了藍染技藝的體驗區(qū),。一個晾曬架,、一口大缸、幾排桌椅赫然入目,,兩條剛制好的藍色絲巾隨風飄蕩,。馮燦熟練地揭開大缸上的封皮,一股奇特的香味飄來,,“這是用板藍根鮮葉制作的染料,,十分環(huán)保,還有一定的消炎作用,?!?/p>
據悉,需要上百公斤的板藍根鮮葉方能提取出一公斤的染料。而這個過程被馮燦稱作“養(yǎng)缸”,,“需要一個月的投喂材料,,方能把缸養(yǎng)活,之后才可以染制出靚麗的藍色織物,?!?/p>
“藍染包括蠟染和扎染技藝以及雕版印染,目前我這里主要是前二者的技藝制作,,即便是同一個工藝同樣步驟操作,,都會有不一樣的效果,變化多端,?!瘪T燦手持蠟刀,,一勾一畫,,一繞一點,一朵牡丹花躍然畫布之上,,再浸入染缸,美輪美奐一方藍布讓人驚艷,。又有游客,,興致勃勃,將白布用線隨意扎起,,再從染缸撈出來,,結扎的部分沒有完全浸透,拆開后圖案斑駁靈動,。
“傳統與現代,,文化與功能,不經意的碰撞,,將美融入到了骨子里,。”夢菲成了藍染制品的忠實粉絲,,“這里的東西不但好看,,重要是環(huán)保,、原生態(tài),,對皮膚有消炎保健作用,皮膚敏感的也可以穿,?!?/p>
“只要有人愿意來學,我可以免費傳授,?!瘪T燦現在有點小苦惱,,由于銷量太好,純手工制作導致供不應求,。
愛情將兒時記憶變成事業(yè)
“小時候,,外婆,、媽媽、都是用藍染布給我們做衣服穿,,耳濡目染就學會了,。” 馮燦是湖南妹子,,老家在新化,,從小就有股子辣妹子的闖勁。20歲不到,,只身到了長沙求學,,自考本科畢業(yè)后,她先是進入了房地產業(yè),,短短五六年里,,從普通銷售一直做到了擁有了自己的房產銷售代理公司,之后又投資過美容院,、化妝品等,。
“我也自制過藍染衣服,常常引來朋友的羨慕,?!鄙庹粽羧丈系鸟T燦最開始并沒有把藍染技藝當作事業(yè)發(fā)展。后來,,她與在北京打拼的小伙子鮮于圣哲相戀,、結婚,“他在北京從事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對美和創(chuàng)意,,也很有感覺。在他的支持下,,我們開發(fā)了一些中式創(chuàng)意產品,,反響還不錯?!?/p>
2020年,,疫情爆發(fā)初期,馮燦回到了湖南養(yǎng)胎。第一次來到靖港古鎮(zhèn),,穿著一身自制藍染衣物走在石板路上,,分外和諧,還不時有游客追問身上衣服的來源,,“靖港很美,,古香古色,讓人心情舒暢,,氛圍也很適合非遺事業(yè)的發(fā)展,。就這樣,我們回了湖南發(fā)展,?!?/p>
當兒時記憶變成了事業(yè),馮燦干得比任何時候都發(fā)狠,,磨練技藝,,鉆研產品,常常一干就是通宵達旦,。好的產品不缺乏伯樂,。一年多來,馮燦的小店月銷售額達到了10余萬元,。
非遺傳承更需要創(chuàng)新
非物質文化遺產,,如今已演變?yōu)樾聲r代美好生活的重要元素,“非遺+”多樣化融合也日漸成為各地探索文旅深度融合的新路徑,。
“其實我們小時候也穿過藍染的粗布衣,,只可惜沒跟上時代的發(fā)展變化,逐漸被淘汰了,,如今的回歸讓人眼前一亮,。”靖港八大碗非遺傳承人肖力感慨萬千,,“非遺的傳承也要不斷創(chuàng)新,、與時俱進,方能有生命力,?!?/p>
無獨有偶,在望城區(qū)銅官,,“90后”非遺傳承人劉嘉豪將古老的柴燒制陶技藝搬上了網絡直播間,,近千人圍觀,一個多小時的成交額就能有上萬元,,還有不少人慕名前來學藝,。
望城區(qū)文化館館長熊和平表示,望城區(qū)目前有國家,、省,、市級“非遺”保護名錄項目46項、61位傳承人,,部分項目發(fā)展處境艱難,,更別說走向市場,“肖燦,、劉嘉豪等年輕一代的非遺傳承人,,用更開闊的見識和活躍的創(chuàng)意,為非遺注入了活力,,帶火了古鎮(zhèn),,為非遺的傳播和推廣打開了新的一扇窗?!?/p>
>>我要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