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丨何遠志:跨越30歲的演繹,,我更感同身受
你們能想到嗎,?
這位《大地頌歌》里70多歲的小雅奶奶,,
竟是一位年輕靚麗的女演員!
沒錯,,就是她
她是何遠志,。國家二級演員,同時也是湖南省話劇院的演員,。在《大地頌歌》中,,飾演“小雅奶奶”一角。剛見到她時,她還沒有開始化妝準備,?;盍κ阌帜贻p靚麗,是芋頭對她的第一印象,。
采訪過程中,,她告訴芋頭,這次她在《大地頌歌》中扮演的是一位70多歲的老奶奶,,和她的實際年齡相差30多歲,。每一次的化妝造型大概要花費2個小時,最終才能搖身一變,,完完全全地進入角色,,成為那個與小雅相依為命的奶奶。
這個過程對她而言既有挑戰(zhàn)性,,卻又能夠真正地感同身受……
化妝中
化妝后
怎樣跨越30年的差距,,
淋漓盡致地演繹出年邁多病的奶奶一角?
湖南日報湘遇記者獨家專訪了演員何遠志
芋頭:如何在自己這個年齡去最好地詮釋“小雅奶奶”,?
何遠志:這是一個比我自己的實際年齡要大很多的角色,。以我現(xiàn)在的年齡去飾演一個70多歲的老人,在大家看來是一個很大的挑戰(zhàn),。首先,,我會去了解這個年齡的人在日常生活中的行為舉止是怎樣的。就小雅奶奶這個角色而言,,她是一個體弱多病的留守老人,,所以我在表演的時候會更加表現(xiàn)出她的羸弱。
其次,,在情感層面,,我會更加突出在大山中的留守老人心中的孤獨與無力感。小雅這個角色代表了所有的留守兒童,,作為劇中她的奶奶,,我就像很多留守老人一樣,對她的學(xué)習(xí),、成長既感到無能無力,,又感到非常揪心。
其實,,塑造這個角色,,最大的挑戰(zhàn)不是在形體上,因為你可以通過化妝去改變外形,,但其實最難的是如何演繹內(nèi)心的感觸,,如果你自己打動不了自己,,就更難打動觀眾。
芋頭:如何才能真正的去和自己的角色融合,,真正地做到感同身受?
何遠志:在扮演小雅奶奶的過程中,,最讓我感觸的是孩子的教育問題。當我在腦海中想象小雅這個孩子,,背著竹筐,,每天要沿著只有巴掌寬的天梯去上學(xué),來回就是五個多小時,。本來孩子讀書的欲望是很強烈的,,但是因為要照顧生病的奶奶,她放棄了上學(xué),,這就讓人會十分的心疼……而且,,小雅奶奶作為一個能力有限的留守老人,對小雅的教育可以說是無能為力,,這會讓我不禁恨自己那種無能為力,,不能去幫助她。讓我有一種感同身受的情感共鳴,。
在和兩個小演員搭戲的時候,,和“小雅”交流時,她的一個眼神,,就會讓人心疼不已,。這樣的角色很真實,作為一個演員,,我愿意用自己的情感去帶動更多的人,,讓大家看到大山里留守兒童和留守老人的生活現(xiàn)狀。
《大地頌歌》中“小雅”一家人,。何遠志(飾小雅奶奶),、余梓溪(飾小雅)、胡洋(飾小雅父親),、凌岑(飾小雅),。
“小雅”一家是《大地頌歌》全劇最富代表性、最能夠代表普通村民奮斗歷程和命運浮沉的家庭,。寡居的小雅奶奶臥病在床,,兒子因不甘貧窮,,外出打工,。唯一的孫女小雅因此成為留守兒童,與奶奶在家相依為命……深山的貧困家庭,,該如何改變他們的命運,?
教育扶貧,、易地搬遷、因地制宜,、兩不愁三保障,,這些扶貧政策的縮影逐一在小雅一家身上呈現(xiàn)。他們經(jīng)歷了因貧困而被迫別離,,最終又搬出大山,、全家團圓,演繹出全劇情緒最飽滿,、經(jīng)歷最豐富的家庭故事,。
>>我要舉報